25日,中国-中亚盐碱地科技创新与合作国际学术交流会在新疆举行。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专家和代表近200人齐聚新疆昌吉市,围绕盐碱地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合作等议题展开学术交流。
据了解,我国盐碱地面积约5亿亩,其中新疆盐碱地面积占全国盐渍化土壤总面积的36.8%,改造开发潜力巨大。而新疆与中亚国家地理相邻、生态相似,在盐碱地改良、耐盐作物育种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我们始终坚持把盐碱地治理与可持续利用作为科技援疆和对外合作的重点方向之一?!敝泄┮悼蒲г焊痹撼?、党组成员孙坦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未来将立足昌吉,辐射全疆和中亚,聚焦盐碱地改良、生物育种、智能灌溉等关键技术,开展一系列前沿研究和集成示范。
会议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分别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壤科学与农业化学研究所、哈萨克斯坦土壤科学与农业化学研究所签署谅解备忘录,中外科学家将在盐碱地治理、畜牧养殖、食品安全和国际教育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跋M颐俏蠢茨芑ネㄓ形?,能让我们的技术造福我们的生活,以更低的治理成本获得更高的产量?!惫怂固雇寥揽蒲в肱┮祷а芯克芯吭币敛祭蕖ぢ昀恰ぐ⒚放捣蚰人?。
此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主办,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等单位承办,旨在促进中国-中亚盐碱地资源科学高效利用,实现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与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